据11月27日浙江省政府召开的高水平建设“航运浙江”推进会消息,今年以来,浙江交通构建“五纵八横十干”布局,建成全省首条“通港达园入企”短支航道,海河联运通道扩能升级取得新突破,“航运浙江”起步扎实、开局良好、成果显著。
今年是“航运浙江”建设开局之年。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学高效编制浙江省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,规划二级航道1400公里,为项目落地和资金争取提供关键依据;开工建设首条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的杭湖锡线干线航道;打通杭湖锡线至菱湖工业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千吨级船舶直达园区,年均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3000万元;四大海河联运通道协同推进,瓯江航道加速贯通,温丽集装箱海河联运常态化运行,衢州港吞吐量有望突破1000万吨。
“航运浙江”智慧化、绿色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浙江上线电子航道图,智慧船闸及船岸云协同两大场景、内河绿色智能航线示范应用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,“浙闸通”实现长三角互联互通,全国首艘全航程自动驾驶试验船“惊蛰号”成功下水;开工建设湖州绿色智能船舶科技产业园,规划总投资83亿元。绿色航运廊道建设也在稳步推进,“长兴—乍浦”近零碳航线常态化运行,低碳服务区建成投用,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基地和百亿元级绿色船舶产业集群,2026年将具备年产200艘电动船舶的生产能力。
航运浙江,激荡发展脉动。未来,浙江将重点抓好项目攻坚、服务优化、港产城融合、治理提升四方面工作任务,高水平建设“航运浙江”。
浙江交通将狠抓项目攻坚,强化硬件支撑,以航道建设为牵引,加快形成“一纵一横”水运主通道,加快突破富春江船闸等难点堵点,推动科技赋能,实现内河水运能级提升;优化航运服务、提升服务能级,持续深化“三最”改革,拓展航运网络,拓展货源腹地,创新运输模式,提升物流效率与市场活力;深化港产城融合、发挥综合效益,提升码头枢纽能级,引导产业临港集聚,推动水路交旅融合,让“黄金水道”更好发挥“黄金效益”;推动绿色智慧安全转型,强化智慧平台建设与场景应用,夯实水上交通安全基础,更好展现浙江水清岸绿、物畅其流的美丽图景。
为加快形成“航运浙江”建设的强大合力,会上还签约一批成效突出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“公转水”项目,包括5家省属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、30家重点企业签订运输协议,公转水增量约500万吨。


下载APP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