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电话400-8771-365
舟山市六大措施力保道路客运安全
发布时间:2020/7/27 9:48:07 来源:浙江省交通运输厅

为加强道路客运行业驾驶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,提高驾驶人员自我减压能力,防范驾驶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,舟山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全市道路客运企业落实六大措施,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。


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排查


企业要通过上门走访、问卷调查、小范围座谈、个别面谈、基层访谈等形式,对每位驾驶人员的身体状况、心理状态、家庭结构、睡眠时间、不良习惯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并建档,重点关注是否参与赌博等违法行为,是否存在家庭情感纠纷、房屋拆迁纠纷,是否有借款(高利贷)等,对排查出来存在相关问题的驾驶人员进行提前干预、密切关注,坚决杜绝带病上岗。

舟山公交公司现有1077名驾驶员,划分成60多个网格,由各车队管理人员任小组长,密切关注组员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等,及时做好思想工作,并为其排忧解难,化解负面情绪,确保行车安全。


组建专职心理辅导队伍


聘请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职心理辅导员,并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、沟通能力强的心理辅导队伍。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集中培训,通过多种形式对一线驾驶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和心理问题辅导,做到驾驶人员心理辅导全覆盖。


完善岗前情绪管理制度


驾驶人员每日上岗前采取“情绪签到”法,由心理辅导工作人员通过察言观色和司机本人自评及家属反馈情况,对每位驾驶人员的情绪进行测评,对情绪登记合格以上者安排上岗,个别不合格者须暂缓上岗,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,待情绪好转后恢复上岗。企业应设置情绪宣泄室、团体活动室等心理辅导场所,通过打击、运动等多种形式,帮助驾驶人员宣泄负面情绪,达到放松减压的目的。

2019年1月9日起,定海东门等4个公交首末站已经正式实施公交司机上岗前“情绪签到”。个别不合格者将被暂缓上岗,安排到临时休息室由车队负责人陪着喝茶、谈心,待面容由“阴”转“晴”后再恢复上岗。

今年1月2日,舟山首个具有人脸识别、情绪签到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“佳佳”在新城公交总站正式上岗。公交司机上岗前,均要接受它的检测并替代人工“情绪签到”。


加强车辆运行动态监控


企业要加强动态监控(智能监控)平台的运用,严格排查企业智能监控设备运行情况,加强对开车驾驶人员的动态监管,及时提醒和纠正不安全驾驶行为,杜绝超速行驶、疲劳驾驶、分心驾驶和“路怒症”。


加强企业人文关怀


在梅雨季节、暑期等恶劣天气频发的时间段,企业要现场慰问一线驾驶人员,为他们送上生活必需品,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热情。同时,企业每年要组织开展员工茶话会,倾听一线驾驶人员心声,帮助解决驾驶人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。


进一步完善奖惩办法


企业通过增设“委屈奖”,引导提高驾驶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心理素质。对于在驾驶过程中遭受乘客无端指责、谩骂、甚至殴打且能顾全大局、正确妥善处理的驾驶人员,企业要给予一定的物质、精神双重奖励。

另外,全市客运企业已经开展车辆安全技术性能专项排查,明确排查时间、内容和整改时限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驾驶员应急措施教育,持续开展驾驶员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训练,巩固和提升“停车、疏散、处置、报警”操作流程应用。对临水临崖及地质条件不良等路段进一步加强现场勘查,高度重视行车线路的道路安全状况,确保行车安全。

扫描下载APP
注册账号
验证码
手机号
密码
确认密码
登录账号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重置密码
手机号
验证码
新密码
确认密码
换绑手机
旧手机
验证码
新手机
验证码
绑定邮箱
邮箱
验证码